佳作欣赏
防疫常态如影随 野外调查行更坚
发布时间:2020/9/24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历经近5个月的拼搏奋斗,2020年度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山多要素综合调查(续作)项目的野外工作已圆满结束。但是,野外调查的酸甜苦辣和奔波忙碌场景,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项目今年施工的石家庄井陉、唐山、承德、张家口宣下及蔚县这五个工作区地形不同,有山地、有丘陵、也有平原,然而项目组仅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就调查完了五个工作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项目组成员做到了“抓疫情防控”和“追项目进度”的双频共振,为我队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圆满完成“决战黄金季、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井陉篇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新春佳节本该有的安详喜悦。按照我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以及复工复产工作安排,经省局和我队批准,项目组人员于3月底开始紧张有序地准备野外工作所需要的资料、设备及防控物资。由于当时有些企业没有生产,部分门店都还没有开门,医用物资紧张,经过项目组人员分批、多次采购,才将野外所需物资准备齐全。

4月10日,项目组人员按照计划,奔向了石家庄井陉矿区,正式开始复工复产。2020年度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山多要素综合调查(续作)项目汲取了2019年度邯邢地区野外调查的工作经验,项目组对今年的野外调查充满了信心。到达驻地后,经过简单的休整,4月11日下午,在进行完岗前培训后,项目组正式开始了调查工作。

4月的天气已开始慢慢热起来了,由于需要走访当地居民,经常要与当地群众进行交谈,加上疫情的影响,解释工作更加困难,常常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背上的衣服也起了大片的云渍。每当工作进行不顺的时候,项目组人员就相互鼓励,再加上看到那些已经被规划治理了的煤矿,优美的环境和来来往往的游客,大家又都重燃斗志,继续前行,仅用了十几天,就完成了井陉矿区的调查任务。

图片1.png

唐山篇

为了追赶受疫情影响的项目进度,项目组马不停蹄,从井陉直接转战到唐山。424日,唐山市的野外调查工作开始。唐山工区面积相对井陉工区来说要大了一倍不止,矿区分布零散,调查起来更加困难。给项目组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的“路”。由于工区所涉及到的地方,有多处是在修路,明明调查的地方就在前方100米,但是前方修路就是过不去,即便绕路也只能靠脚,往往一绕就是半天,走路占调查中很大一部分时间,一天下来,项目组人员的微信步数都能“称霸”朋友圈。

唐山工区的调查持续了一个多月,那里矿区范围内的路基本上被项目组走了个遍,着实充分体会到了“地质队员是用脚步丈量大地的人”这句话的含义。

图片2.png

承德篇

时间很快就到了5月29日,清晨项目组在唐山工区收拾好行李及工作用品后,向着下一个阵地——承德鹰手营子矿区出发。这里的地形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山多。只要一抬头,映入眼帘的全是山,项目组需要调查的煤矿全部分布在深山老林当中,时值初夏,天气已经开始炎热,山里空气潮湿,汗水夹杂着潮气,让身上的衣服从早晨到傍晚,从未干过。

这里大部分煤矿排出的矸石都堆放在了山中,由于煤矿关闭已久,使得当时的道路已经被草木掩盖。项目组人员需要携带取样所需的设备,穿戴厚厚的衣帽,穿过荆棘、杂草,树木,去收集样本。印象深刻的是,潮湿的环境成为蛇的沃土,经常在调查的路上与其不期而遇,好在经过访问调查得知,这里的蛇都是无毒的,即便如此,一旦与其短兵相接,还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为了避免重复上下山,项目组会把此处附近的矸石样品全部取完。但是矿与矿之间在山中是没有路的,想要到达下一座矸石山,必须要穿过各种树林及荆棘,其过程之艰非亲历不能体会,非亲历难以想见。项目组人员所取得的样品只能背在身上,一背就是一天。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项目组每人最少负重在20公斤以上,地面湿滑,为了防止摔倒,项目组人员只能用一根绳把所有人都串联起来,保证安全下山。

下花园篇

满是山路的营子矿区调查任务,项目组仅用了二十几天就攻克了。6月18日,项目组来到了张家口下花园区,开始了新的调查任务。由于工区调查的面积大,又从单位抽调了一组人员,势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工区的调查任务。由于人员增多,住的时间也就短了,找了好几个地方,都被拒绝。最后,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合适的驻地。但是这里方圆500米内,只有项目组的人住,周边都是空房子,一到晚上,周围就静的吓人,有时还会传来几声鸟叫,叫声和回声交织在一起,来回飘荡,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于平常看过的一些恐怖片、鬼片的场景之中。由于屋里没有空凋,关着门睡觉太热,后来索性大门直接敞开着,十几个大小伙子在一间屋里同吃同睡,胆子也大了起来。

这里的工区主要分布在宣化区、下花园区与怀来县。宣化区大部分是平原,调查相对容易些,剩下的两个地方,都是山地。爬山、走路、取样、访问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除了这些困难,这里天气也像是在故意为项目组人员增加挑战难度,每次收工的时候开始下雨,出工前半个小时雨准能停,这样一来,收工的时候项目组人员的鞋底上都带着各式各样的石子与厚厚的黏土,调查用的车更是“惨不忍睹”。

蔚县篇

在经历了无数困难和磨砺后,项目也渐渐进入尾声。7月15日,项目组来到了蔚县——也是此次调查工作的最后一个工区。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海拔高,能有一千多米。初来乍到,项目组里的部分人由于海拔的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项目组稍作调整,7月17日,正式开始行动。这里有高山有平原,还有最严重的地裂缝与塌陷坑,项目组人员是先爬山再走路再爬山再走路……,这里的山上没有高大的树木来遮阳,有的反倒是矮低的荆棘,可以轻易地穿透裤子,刮的腿上都是细细的血印。这样的路,往往一走就是一天。

表面的地裂缝与塌陷坑可以绕路和躲避,但是有的塌陷坑却犹如陷阱一般。一次项目组开车去调查,走到一条土路,表面看着是平地,但是车一过,直接陷进去了。好在这个塌陷坑不是很大,只把后轮陷了进去,附近荒无人烟,只好把另一组的人从工地叫来,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耗时四个多小时,才把车开出来。临走前,项目组把这个塌陷坑做了标记并填埋,预防别人也重蹈覆辙。

在这个工区施工时,正值伏天。站在原地不动都会出汗,更别提还要在野外开展调查了。项目组人员身上的衣服(依然)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味道十分“酸爽”。

在此期间,队长殷全增来到一线慰问。殷队长听取了施工进度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情况汇报,详细询问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项目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代表队工会送上了慰问品。殷队长的慰问极大地鼓舞了项目组人员的士气,让项目组人员知道在辛苦工作的时候,队领导并没有忘记那些奋战在野外施工一线的地质队员们。

图片3.png

结语

       2020年8月底,项目组经过长达141天的连续跨地区调野外调查,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就像项目组人员说的那样,“野外调查的日子虽然感觉很累很辛苦,但当项目结束,回想起队员们在一起的经历时,才能体会到这不仅仅是完成了项目,大家也在项目中得到了历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这对于自己、对于团队,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的地质队员,不仅要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三光荣”精神,还要不断地探索新领域,创造新方法,走好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跨越提升”高质量的发展新道路,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强大的保障。(张素朋 李芳)